發表文章

目前顯示的是 3月, 2021的文章

游泳時你的頭在水裡嗎?

圖片
前陣子在指導一位學員W游泳時,由於她一個很大的問題,就是換氣時整個平衡會跑掉,下半身下沉嚴重、造成衍生多餘動作代償。因此我們為了解決這問題,也做了很多不同的分解動作訓練,不過在仔細看過W游泳動作之後,我問了她一個問題: 我: "妳知道,游泳的時候妳整顆頭是埋在水裡的嗎?" W: "說實在,我真的沒想過這個問題,我從來不知道我頭到底在哪裡(摸摸自己的頭)" 我: "是的,妳整個頭都埋在水裡,當然轉過來無法吸到氣,所以就會轉身太多或是想要抬頭去吸氣,造成下半身掉下去" 其實一般人游泳時,大部分會看到的問題是,因為怕吸不到空氣,所以頭都會抬太高,比較少有人會游泳時,把整個頭的浸在水裡。也就是從水面上看,你是完全看不到這個人在游泳,跟潛水艇一樣。 基本上如果你游泳時整個頭部都在水裡,如果出去比鐵人賽,保證你的鐵人好朋友們,都會爭先恐後地從你頭上游過去,然後你也別想起來換氣了... 然後就問W為什麼要把頭埋在水裡呢?? 然後她回答: "因為我看魚式游泳有說,游泳時要把頭部往下,這樣下半身比較會浮起來" OK,這樣講我就知道為什麼了。 我想大部分讀過魚式游泳書籍的朋友,都會有這樣的想法,包括今天早上跟我們團練的學員。不過我想那是有點誤會了。 由於人體最大的浮球是在胸部的肺裡面,因此當你趴在水面上,如果想要取得平衡,勢必要設法把上半身壓低,下半身才可能浮起來。不過不過,沒有人要你把頭埋在水裡啊!!!  你所要做的,是要把胸部下壓,讓重心往前移動,並且運用核心將髖部位置盡量提高到水平位置。我知道這不容易,不過經過訓練後,每個人都能慢慢改善水平的問題。 即使式魚式游泳知名教練竹內慎司,雖然游泳時全身都幾乎"浸"在水中,不過,後腦杓與肩膀仍然會露出水面的。 可以參考以下優美的影片: https://www.youtube.com/watch?v=ORQoXa4ntqU 畫面擷取自YT Total immersion   畫面擷取自YT Total immersion 基本上,游自由式的時候,我們的後腦勺、肩膀與臀部,都應該會略為浮出水面,也可以參考一下這個號稱最柔順自由式、 Jono Van Hazel的影片: https://www.youtube.com/watch?v=s3HhNl

水中運動的優缺點

圖片
水中運動對於人體有許多好處,像是利用在水中的浮力可讓人感覺放鬆、在熱傳導效率佳的影響下消耗熱量也比較快、還有不容易造成運動傷害等等。不過,水中運動也是有些缺點的,當然這裡不是說容易遇到怪叔叔搭訕、或是洗澡遇到有同性想要一起進來洗的這種缺點,而是對於生理上的傷害、甚至喪命等可怕後果,這邊整理幾個優缺點跟大家分享一下。我們分為四個方面來探討: 1. 水壓方面: 所謂水壓就是水對於身體施加的垂直力道,就好像去指壓時按摩師對你所施加的力量,當然是指正常的那一種。而水深一米就相當於0.1氣壓壓力,水壓對於呼吸循環系統尤其影響相當大。 舉例來說,同樣站立的姿勢在陸地上與水中比較起來,四肢與腹部等處的血管都受到水壓的壓迫,因此跟在陸地上比較起來,回流到心臟、肺部與胸廓內的血液量就會比較大。也因此循環系統每一次的血液流量也會跟著增加,可以說即使你只是進入水中沒有動,對於循環系統的刺激就好像在陸上做著輕度的運動一樣。 不過此時末梢血管受到水壓的壓迫,則是會造成血壓增高,這點則需要特別注意。因此我們入水時,最好不要撲通一下就跳下水,尤其是本來血壓就比較高的人,突然跳下水中會造成血壓急遽升高,也許一跳下去就不會再起來了… 此外水壓對於呼吸的影響也很明顯,前面提到在水中時胸廓內的血液量變大,使得氣管受到壓迫,因此呼吸就更為費力。單是身體浸在水中不動,肺活量就會降低10%,這也就是為什麼,我們每次進入游泳池,還沒游泳就覺得呼吸有點困難。原因除了是看到旁邊的泳裝美女以外,水壓也是一個很大的影響因素。 所以許多從小訓練游泳的選手,肺活量總是相當驚人。反過來說,對於許多沒有運動習慣的人來說,剛開始游泳就會覺得特別容易喘,就是受到水壓的影響。更不用說對於呼吸器官可能已經退化的老年人來說,一開始從事水中運動,建議最好先去比較淺的泳池,胸部先不要浸到水中,以免發生危險啊! 2. 水溫 水的熱傳導率比空氣高了23倍之多,因此在水中時的體熱相當容易流失,當然這裡是指在冷水中,而不是在溫泉裡。 因此當我們進入冰冷的游泳池內都不運動的狀況下,體溫就會逐漸流失,身體為了防止體溫太快流失,就會告知體表組織(主要是皮膚)血管進行收縮,把體內的溫暖血液盡量保存在體內。此外也會出現發抖的反應以產生熱能,同時體內也會進行能夠產生熱能的代謝亢進,而這樣的代謝反應需要消耗熱量,因此游泳除了運動本身之外,光是代謝反應就會增加熱量